
【诊疗一线】ICU:围手术期精准管理、多学科会诊协作,成功救治两名高龄、重症患者
近日,槐荫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采用围手术期精准管理、多学科会诊协作,成功救治两名高龄、重症患者,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手术、解除病患,康复出院。
多科会诊 择期手术 78岁老人顺利康复
患者王女士,78岁,合并5类症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快速型心房颤动,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 II 级
低血容量性休克
低钾血症
白塞氏结肠炎
高血压病 3级(极高危)
收入内科,治疗9天后出现消化道大出血,黑便 500ml,转入重症医学科。
第一次多学科会诊——保守治疗
转入后,重症医学科立即组织多学科会诊,组织消化内科、风湿免疫科、心内科等多学科会诊,各科专家一致认为患者病情危重,暂不具备手术条件,建议先保守治疗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手术治疗。
在重症医学科医务人员精心治疗下,通过积极输血纠正贫血、纠正电解质紊乱、改善休克、心衰、控制房颤心室率等综合治疗,效果良好。
第二次多学科会诊——及时手术
但患者便血仍然未能改善,后行纤维结肠镜检查,发现患者出血点位于回肠末段,可见长约40cm远端小肠出现肠管黏膜充血,糜烂,渗血。
重症医学科再次组织消化内科、心内科,手术麻醉科、胃肠外科进行多学科会诊。专家会诊意见统一,认为患者便血保守冶疗无效,目前已具备手术条件,可行手术治疗。
患者康复 顺利出院
遂行病变肠管切除+小肠造口术,术中切除病变肠管 50cm。术后患者继续在重症医学科监护治疗,患者术后治疗过程中多次出现心衰、心律失常、凝血异常等,经积极预防感染、改善心功能、控制心室率、纠正贫血、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治疗等治疗后。患者最终顺利康复出院。
81岁老人成功实施高危手术
患者杨先生,81 岁。因“肛周肿痛 10 天”在外院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手术治疗后,效果不佳,转入我院肛肠三科。肛肠三科入院检查发现,患者除肛周、会阴、阴囊坏死性筋膜炎外,还合并快速房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情危重,遂转入重症医学科。
重症医学科、立即组织内分泌科、心内科、手术麻醉科、肛肠三科等科室进行多学科会诊,专家们分别从心脏、血压、呼吸、围手术期管理、麻醉、手术、术后镇痛、用药等多方面一起讨论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及预案。
经重症医学科精准管理治疗,患者房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得到有效控制,具备了手术条件,由肛肠三科专家手术冶疗,术后返回重症医学科监护治疗,待患者病情平稳后,转入专科完成后续治疗。通过重症医学科围手术期精准管理,缩短了患者的整个住院时间,确保整个治疗过程安全平稳。
提高医疗效率 降低围手术风险
我院重症医学科联合手术相关科室,将围手术期管理扩展至术前,是一种有益的创新和尝试。通过多学科会诊,为围手术期手术者量身设计最佳诊疗方案,尽快有效处理内科疾病,改善老年综合征、提升手术耐受力、提高医疗效率,降低围手术期风险、减少并发症、维护术后功能状态、提高患者手术安全及远期生存等,为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提供了有力保障。让更多的高龄、高危患者转危为安,重拾希望,是我们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