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槐荫人民医院为百姓“守门”为健康“排雷”-医院要闻-济南市槐荫人民医院
医院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要闻 > 正文
济南市槐荫人民医院为百姓“守门”为健康“排雷”
2022-04-22 来源:

疫情防控期间,槐荫人民医院全员动员,按照上级要求,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措施。医院承接着多处隔离观察点、国际航班等地的应急医疗保障任务,长期派驻 30 余名医务人员轮岗工 作 ;成 立 核 酸 检 测 实 验室,抽调检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 24 小时核酸检测,确保检测报告的精准高效;作为 “一点两区”定点医院,急诊科停业转为缓冲区,全科 20 余人待命对无核酸检测结果的急危重症患者进行及时抢救。槐荫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李忠华表示:“医院要积极承担各项基层防控任务。我们离百姓最近,一定要发挥好哨点作用,扎实开展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真正实现及早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全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发热门诊把病毒隔离在院外

“我不但发烧,还感觉有些胸闷。”4月14日下午,刚刚改造完成的发热门诊就接诊了一位患者。张女士因发烧到槐荫人民医院就诊,刚到医院门口,就发现医院专门设立了发热门诊通道,从院外直接进入发热门诊。接诊的是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王冰。他详细询问了张女士的病情,并安排张女士到移动CT车进行检查,整个过程与前来就诊的普通患者完全隔离。为了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群众医疗服务需求,更好为患者提供安全的医疗环境,按照市卫健委疫情防控要求,医院对发热门诊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后的发热门诊于2022年4月14日正式投入使用。发热门诊位于医院大门入口东侧,实现了与门诊急诊医学科的全面隔离。

为把疫情防控工作做细做实,提升发热门诊医疗服务能力,切实发挥发热门诊“哨点”作用,医院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要求,对发热门诊进行升级改扩建工作。王冰表示,发热门诊改造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但全院上下与施工方攻坚克难、精诚合作,铆足全力克服各种困难推进工程建设,并顺利投入使用。改建后的发热门诊让医院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为医院的长远发展、医疗质量以及服务能力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今后,医院将继续保持高度警惕,全面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坚持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坚持院感“零容忍”,努力为周边区域广大居民提供更规范、安全、便捷的医疗服务。

核酸样本转运做到全过程管理

每一个核酸样本背后都有一个焦急等待结果的人,作为运送核酸检测样本的医护人员,他们与时间赛跑,承载着极其重要的任务。

一天上午8点,医院核酸检测样本转运团队为进行样本转运工作进行出发前的防护准备和车辆消杀。医院感染管理科副主任梁晓庆介绍:“从医院出发,先要到各个外来人员入济隔离点获取样本,待样本交接后,由转运车辆运送到指定的样本检测中心进行为期四个小时样本检测,之后上传,大家就能第一时间得到核酸结果。”

11点20分,转运车准时来到隔离酒店收集核酸样本。抵达隔离点后,在警戒区,核酸检测样本转运人员王旭对转运箱仔细检查确保完全密闭,转运前要对其把手和外表面进行全面消毒。“标本数字要核对一下再装箱,千万不能搞错了。”王旭仔细核对了清单上的数据和信息后,提起箱子一路小跑,把样本装车,马不停蹄到下一个隔离医学观察点。“我们要保持匀速开车,避免剧烈震荡颠簸,保持转运箱平稳。”王旭说。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样本转运是个不计时又必须卡点的工作,不能按时吃饭对于他们而言都是常事。中午12点,车辆到达PCR实验室,实验室人员在生物安全柜下打开转运箱,每打开一层的瞬间同时用75%酒精喷雾消毒,最大限度降低气溶胶所造成的传播风险。

自槐荫区外来输入人员隔离点核酸检测工作开展以来,槐荫人民医院承担起了部分外来入济人员隔离点的核酸检测样本运送任务。核酸样本转运人员按照“封闭运输、转运箱体多次消杀”等要求严格管理。转运核酸检测样本时间紧、任务重,大家克服工作强度大、天气寒冷等不利因素,一天内多次往返隔离点与检测中心。“虽然休息的时间比较少,我们几个司机都是白天、晚上连轴转,但是为了能确保第一时间出结果,让大家过上平安的生活,累点儿也心甘情愿。”负责转运样本的医院车管科副主任高全超说。

“排雷卫士”筑牢安全防线

“核酸检测直面病毒,是一项危险性极高的工作,对硬件环境、检验水平、防护条件等都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

在这背后,有许多在核酸检测实验室里战“疫”的“排雷卫士”,医院检验科主任肖琦告诉记者,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槐荫人民医院核酸检测实验室人员全力承担起医院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为疫情防控筑牢安全防线。“我们是离新冠病毒最近的团队之一,是战‘疫’一线的‘幕后战士’,在为患者争分夺秒‘排雷’的同时,检测人员承担着巨大的职业风险。”肖琦说,在核酸检测时,标本要开盖进行震荡和高速离心处理,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气溶胶,危险无处不在,稍有不慎就会被感染。核酸检测实验室有着极高的安全防护要求,在清洁区身着全套三级生物安全防护服检验人员,在做好闭合性实验后进入污染区,为减少气溶胶的产生,双手需缓慢伸入生物安全柜中开始工作。

“我们检测人员的面部被护目镜和N95口罩压出了深深的凹痕,这是光荣的印迹。”虽然工作存在一定危险性,但肖琦却十分自豪,她回忆道:“记得去年底有一次对入境航班隔离人员进行例行检测时发现阳性标本,工作人员冷静处置,按流程排查实验室环境、试剂、阳性质控等污染,以及整个实验流程中存在的可能性等等,采用不同靶位点的另一种试剂复查、核实清楚,严格按流程上报、做好流程记录、环境消杀,最后对标本以及防护用品等医废进行消毒高压处理,确保万无一失。”

病毒无情人有情。自医院PCR实验室开展核酸检测业务以来,共检测30余万人次。一组组数据背后,是槐医检验人默默耕耘和无私付出。在临检、在血液、在生化、在免疫、在微生物,槐医检验人迎难而上,勇于担当,和一份份检验标本亲密接触,与病毒博弈,为疫情扫雷,工作流程严要求,出具报告精、准、快,做到严谨求实。

为社区健康“守好门”

“36.1℃,体温正常,请扫一下场所码。”日前,在中大槐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对前来就诊的居民进行体温检测,并提醒扫码登记。入口把守严格,室内防控到位。步入门诊大厅,一股淡淡的消毒水味道扑面而来。“一闻到消毒水的味儿,心里就安稳多了。”前来就诊的李阿姨说。“室内一般是每天一次消毒,像电梯按键、楼梯扶手、候诊椅等重点部位,每天至少两次消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吕强说,“略带刺鼻的消毒水味儿,是我们对社区居民不见面的问候。”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槐荫人民医院下属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超过300名医务人员全员出动,分别组成核酸采样队、医疗救治保障队,积极配合辖区内街道办事处开展全员核酸采样工作、入户直面中高风险返济人员健康监测及重点地区入济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全面筑牢疫情防控“坚固屏障”。

在疫情防控前沿,在社区里,当大家足不出户自我隔离时,总能见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他们用贴心的服务换取居民的安心居家。他们虽不在临床一线,但始终坚守在防疫的最前线,默默为居民筑就抗疫钢铁防线,他们是基层防疫战线上的“最美风景”,也是社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